愿打动我的丝路文化同样打动你 - 书画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愿打动我的丝路文化同样打动你

来源:新民晚报
2021-06-17 08:36

原标题:愿打动我的丝路文化同样打动你

丁和

我的壁画摄影艺术展览《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近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脚下的云冈美术馆再度展出。从影展的筹备到开幕,我三次飞抵大同。一如曾经的每一次影展,我参与展馆的设计布局,并在图片输出公司蹲点多日,直到展览图片全部制作完成。龟兹壁画总有令我热血沸腾的魔力。

风格独特的菱格构图壁画(克孜尔石窟第224号窟)

库木吐喇石窟第46号窟顶部

说法图(克孜尔石窟第188号窟主室正壁上方)

护法龙王(库木吐喇第34号窟)

密迹金刚(克孜尔石窟第206号窟)

须大拏太子骑马出行图(克孜尔石窟第81号窟)

拉车的马和随从(克孜尔石窟第81号窟)

护法天神(克孜尔石窟第189号窟)

当看到人们徘徊展厅、驻足观看,乃至细细探问,总能让我心潮澎湃,让我看到丝路文化传播的潜在力量,也更坚信自己是在做对的事。龟兹石窟散落在天山南簏,塔里木盆地北沿的最大绿洲——库车、新和、沙雅、拜城县的大地上。遗址共10处,洞窟600余个。如此庞大的文化遗珍却由于地理偏远,造成“出镜率”极低,鲜为人知。这是它们不如敦煌莫高窟那样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而事实上,它们比敦煌壁画历史更悠久、也更具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文明相融合的艺术特点。于是,通过相机镜头把洞窟壁画“输出”到城市,传播给更多人,成了我的追求。

洞窟拍摄,其中艰辛自不待言,且受到种种制约,既往的摄影经验几乎无用。经过多次拍摄,才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还有许多洞窟由于自然破坏的原因根本无法接近,对于这些也只能作罢。除此之外,尽我所能。我的部分壁画摄影作品,就连龟兹研究院(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看了,都会感到诧异,甚至有说从没见过的。这一方面是相机镜头将被摄物精准放大许多倍的神奇效果;另一方面,是我对图片后期制作调整的结果。例如展览中有一幅出自克孜尔石窟第81号窟的须大拏太子骑马出行图。壁画中王子身形挺拔儒雅,骑一匹风姿俊逸的赤马,但在真实的洞窟壁画中,马的头部线条模糊难辨。我在拍摄时运用光位的调整和后期通过电脑软件的处理,使马头的线条与色彩清晰显现,整幅壁画展现完整。还有一幅库木吐喇第34号窟的护法龙王,这是一个仅有头部的形象,在展览中它的幅面达到2300毫米×1500毫米,占据大半面墙。然而,该壁画在洞窟中的实际尺寸不到20厘米见方,是承托穹窿顶的四个平面角隅之一。其余三个残损严重。从我的摄作中,可以看到壁画线条笔触的起承转折,乃至草泥抹面的纹理和壁面裂纹。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希望观者能通过我的壁画摄影作品,与龟兹壁画有一个心灵相通的机缘。优秀的历史文化不能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也不该只是游客们的匆匆一瞥。优秀的文化需要被记录、被观赏、被探讨,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此才能在传播中被铭记,在传承中永续。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