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

来源:北京晚报
2021-04-15 17:13

  原标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

  三月以来,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截至目前,已披露2020年年报的21家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15791.11亿元,同比增长0.45%,有16家银行2020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国有六大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累计获得净利润1566.48亿元,同比增长1.77%。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A股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呈现出“量高增与结构优化并行、价让利与负债减负并行、不良平稳与质量更优”的特点。

  与实体共生共荣减费让利稳健经营

  可以说,2020年是银行与实体共生共荣的一年。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中,上市银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国银行年报显示,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17亿元,比年初新增1987亿元,增长48.12%。农业银行在2020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692亿元,增幅62.3%,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93个百分点,累计为8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过去一年工行采用了多种措施,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1000亿元,重点采用了’降、延、减’三种方式。”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工行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利率、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新投资债券利率分别较上年下降了47个基点、39个基点、19个基点。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积极给予临时性延本延息的安排,累计为10万多户客户办理了延本延息,涉及境内贷款1万多亿元。此外,工行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减负,主动免除和下调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部分服务的收费,主动承担有关机构收取的抵押登记费、评估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共计500多亿元。

  在“让利于企”的同时,保持自身资产质量和投资能力成正比对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起到关键性作用。2020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7%,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呈现负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影响下,上市银行纷纷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努力实现“稳健经营”。

  年报显示,六大行2020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末有所上升。其中,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67%,同比2019年的1.47%上升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8%,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双降”。

  “疫情之下,银行业风控水平以及资产质量备受关注,而这也成为邮储银行资产质量的试金石。”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介绍,邮储银行对不良的认定非常严格。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不良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重为1.58,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比例达到94.69%。

  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该行将综合运用包括传统的催收、诉讼、转让、核销等在内的各类风险资产的处置手段,同时加大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的力度,积极参与个人资产的批量转让,对公资产转让的试点,加快存量风险贷款的持续出清,力争实现年末不良贷款处置额不低于2020年水平。

  赋能“三农”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0年对于我国“三农”工作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一年。从完成脱贫攻坚到走向乡村振兴,商业银行在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力度方面提供着有力保障。

  农业银行年报显示,2020年,该行聚焦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大县域“三农”领域信贷投放,县域贷款达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企业贷款增速38.6%,线上农户贷款“惠农e贷”增加1561亿元,增速达7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7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3亿元。此外,据农业银行统计,该行2020年在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34个深度贫困县、52个未摘帽贫困县贷款增速分别达到17.6%、21.5%和36%。

  同样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工作的邮储银行,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005.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91%;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6.7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于三农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该行将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构建“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的全方位三农金融数字化发展架构,积极建立“金融+生产+生活”的“三农”服务生态圈,让数据多跑路,让信用变财富,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此外,过去的一年中上市银行的信贷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年报显示,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制造业领域。2020年末,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4万亿元。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4万亿元。中国银行2020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34.10%。农业银行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575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87亿元。

  多家上市银行表示2021年将在绿色金融上重点发力。中国银行副行长王纬表示,中国银行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全力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中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高碳行业的授信余额将不断下降,稳步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在投资资产组合中的比例。

  “我们要努力成为全市场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围绕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不断扩展的绿色场景,兴业银行将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核心,以融资+融智为载体,以交易+做市为抓手,以碳权+碳汇为标的,全面占据碳金融制高点,助推增厚社会财富。

  持续发力金融科技数字银行建设再提速

  疫情加速了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上市银行公布的2020年年报中,“金融科技”成为年度高频词之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达2078亿元,同比增长20%。

  数据显示,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的资金已经接近整个银行业的一半规模。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总计投入金额为957亿元,相较2019年增加240亿元,同比增长33%。

  六家国有银行中,资金、人员投入最多的是工商银行。“2020年,工商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工行建设,不断提高金融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工行董事长陈四清介绍,2020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金额为238.19亿元,同比增长45.47%。金融科技人员数量3.54万人,占工商银行全行员工的8.1%。

  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2020年在金融科技投入金额为221.09亿元,同比增长25.38%。其次为农业银行,资金投入183亿元,同比增长43.08%。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金额分别为167.07亿元、90.27亿元、57.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3.36%、10.35%、13.45%。

  其他股份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介绍,在科技力量支持推动下,2020年中信银行成功落地63个一类创新项目。利用链式获客和产品获客模型拓展新客户1.28万户,带动存款增长539亿元,零售经营系统带动资产规模提升近2000亿元。 (文/李悦)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