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鸣:依托黑板报成长起来的职工书法家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闵鸣:依托黑板报成长起来的职工书法家

来源:中工网
2021-04-20 14:36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何正龙

  闵鸣的书法始于军旅生涯中的黑板报。1984年,闵鸣怀着报国志、军旅梦,从湖北省潜江市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潜艇兵。回首“骑鲸蹈海”的岁月,提起老政委郭兆云的谆谆教诲,闵鸣炯炯有神的目光顿时湿润,正是那军旅生涯遇到的伯乐对成长永生难忘。

  1984年8月,刚从潜艇学院训练团分到艇上,政委郭兆云就给新兵闵鸣下达了参加支队黑板报比赛的任务,结果在20多个单位比赛中,新兵闵鸣夺得第一名,从此闵鸣开始痴迷书法。他学习过孙过庭、黄道周、张瑞图、黄庭坚……在紧张的出海训练和巡逻之余,他将柔韧增进粗狂,将简洁注入遒劲,将首长战友、良师益友们的关怀、勉励感恩于心,感悟于笔。梅花香自苦寒来,1986年5月,他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大赛金奖。

  1987年,闵鸣告别军旅生涯,回到家乡潜江,被安排在离市区数十公里外的一家金融单位,由于钟情书法,他将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写字上。将书斋取名为“寒池斋”,并取“竹石”为笔名。对“竹石”他作这样的解释:“如果把非难和挫折比作巨石,把对艺术的追求比作巨石底下的小竹,小竹虽然掀不动巨石,但它可以绕过巨石茁壮成长,而远远超过压制它成长的巨石的高度。”这其中透着一股犟劲,托着一个梦想。

  值得庆贺的是闵鸣的书法造诣和事业风生水起,被共青团中央首次命名成为72位“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之一,其作品还作为“省礼”被省政府带到挪威、韩国、日本、巴西、新家坡、俄罗斯等国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作为潜江市政协委员,1999年,他写提案《曹禺故里呼唤文联》交给政协,呼吁成立文联;2001年、2002年,他又提出《潜江不能没有文联》、《成立文联,应该安排倒计时》的提案,促成了潜江文联的成立。同时,闵鸣深知曹禺这张文化牌的价值。与多名政协委员联手鼓与呼,促成了戏剧大师潜江人曹禺纪念馆、曹禺公园的建设。

  2009年,闵鸣调至省城武汉,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是湖北省张瑞图草书代表性书家,其书法之妙,在能于舒缓的节奏中,倏尔一泻千里,以极为率意奔腾的气势作草,百折千回、万种风情,雄浑、威武、奔流不息,渲泄着所有中国式的情绪。字如其人,他虚怀若谷。创作前,他深刻体会每幅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动笔时,将每个字均视为生命的单位、文化的因子,精心构筑每一个艺术妙境。因此,他每幅作品都赋予了文化生命。从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书法兰亭奖(牡丹杯)新人奖、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到30多次入全国展,不管是国展、手卷展、册页展,还是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展、中日书法交流展、湖北·上海书法交流展,他对每件作品内容的敲定、章法的追求以及纸张的选择,每一个细节无不彰显出他对书法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闵鸣深知,书法是大众艺术,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地服务好社会,只有扎根在群众之中,才会使文化艺术事业迸发出勃勃生机。下基层为客户和员工写春联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挥毫落笔间,一幅幅溢满着吉祥祝愿的春联,走进了千家万户,艺术服务百姓,文化落入人心。

  庚子伊始,身处“风暴眼”的闵鸣密切关注抗击疫情进展,为感染病毒患者揪心,为医务工作者喝彩,为湖北武汉加油!他拿起手中的笔和全国人民一起战“疫”,用作品凝聚人心,用书法家的眼光去观照现实,70多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书法作品涌现出来。

  被金融系统职工誉为接地气的职工书法家的闵鸣,将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精粹植根于心灵深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艺术灵感和辛勤耕耘,创作了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书画作品。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用手中的笔,写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进入新时代,闵鸣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