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举行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广州市第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举行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1-11-01 17:34

  原标题:广州市第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举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特约通讯员 罗瑞雄    

  10月30日,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广州市第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在中建三局“三馆合一”项目顺利闭幕。本届技能擂台赛共吸引了266名顶尖建筑能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和严格考核,最终84名选手脱颖而出,被评为新一届“羊城建筑工匠”。

  岭南技艺展魅力  “双料”冠军新鲜出炉

  本届擂台赛继续引入岭南传统建筑技艺,作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木雕首次亮相比赛现场,岭南特色、民间工艺元素为大赛增添了别样韵味。纹样雕刻、刀线修光,一幅幅风格典雅、精雕细琢的“太平祥瑞”图跃然板上,该项目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明星”项目。

  比赛现场,20名参赛选手冷静专注,沉浸在桌案的木料上,从“凿粗坯”开始雕刻,利用凿、锤等手动工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初步凿出雕花的轮廓,随后调整比例和布局,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最后运用精雕细刻修饰雕花图案,刻画线条,步骤有序,气定神闲,一刀刀刻画出精美的祥瑞图案。

  木雕工谢凤翠是一名特殊的“新选手”。在第四届市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上,她参加传统工艺砖雕项目夺得魁首,成为首名女性羊城建筑工匠。今年她又以“新选手”的身份参加木雕工的比拼,并再次摘得桂冠。她平时既做砖雕,又做木雕,这两项都是当前古建筑常用的技艺。她提起,在刚开始学木雕的时候,因为自己基础一般,学得比别人慢,所以经常自己额外增加练习时间。依靠大量的练习,技艺逐渐提升,自己完成作品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她表示,传统工艺需要接力和传承,要勇于接过传统文化的火炬,让岭南传统文化成为广州的“新魅力名片”。

  据了解,本届擂台赛木雕工选手呈现新老交替的特征,年龄跨度从28岁到53岁,新老“守艺人”接连登场,让本届擂台赛成为弘扬岭南文化、传承传统技能的“传帮带”舞台。

  新兴工艺秀风采 技能领军有新人

  今年擂台赛新增了代表建筑行业新式科技的铝模工、建筑模型(BIM)制作工两大竞赛项目。

  铝模工题目为“铝战铝胜”,选手3人一组将铝合金模板共同拼装及调平加固形成整体,包含剪力墙、结构柱、梁、梁下挂、飘窗、空调飘板,向赛事展示了铝模新工艺的美观精致,安装的方便快捷。铝模裁判员邓文创介绍到,“如今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快,装配式建筑、铝模拼装等新方向对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人们也需定时充电,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在建筑模型(BIM)工比赛中,参赛选手通过BIM建模软件制作出外观造型古朴大方的框架结构建筑。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新式科技,能很好地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在进行设计和应用阶段提前检查出各专业的“错、缺、漏、碰”,其“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五大特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绿色建造,俨然是建筑业的“神兵利器”。本届擂台赛中建筑模型(BIM)制作工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仅为25岁,新一批年轻技能人才队伍加入建筑业行业发展的“快车道”。

  精准裁判显公正 匠心团队强品质

  本届擂台赛特别邀请了精英教练加入裁判团队,确保尺度公正、判断准确、反映迅速。据了解,本届擂台赛裁判团队既有长期从事职业学院技能实训的教授、教师,又有长期工作在施工现场一线的羊城建筑工匠,还有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教练,均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操经验。其中总裁组副总裁长叶秀兰曾参加多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组织和裁判等工作,铝模工项目裁判长张其毅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冠军李俊鸿的教练;砌筑工项目裁判长林晓滨曾连续被人社部聘为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教练,通过他精心辅导的选手梁智滨、陈子烽分别获得了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砌筑工项目冠军。

  为进一步提高赛事评判的精准度,本届擂台赛首次引入了检测机制,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通过专业检验检测方法,测量电焊工作品的焊缝外观尺寸和形状,以及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按压力容器规范对参赛作品内部质量进行探测等,对选手作品进行精准测量以及科学评定,确保成绩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保证赛事的公平与公正。

  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自2016年开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总工会已联合举办了六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目前累计选拔产生了398名羊城建筑工匠。工匠们活跃在广州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不断追求精湛技艺,充分发挥示范领军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联合市总工会,切实担负起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使命担当,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努力造就一批适应新型建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建筑技能人才,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书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