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官宣做手机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李书福官宣做手机

车机协同或成关键竞争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21-10-15 10:27

  原标题:李书福官宣做手机(主题)

  车机协同或成关键竞争力(副题)

  继小米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后,一家车企却转身跃入手机市场。

  日前,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该项目总部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高端智能手机,整合全球技术和资源,服务全球市场。

  定位高端智能手机

  据了解,李书福布局的手机业务定位高端智能手机。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在武汉布局路特斯汽车、车联网、车载芯片等业务,武汉已成为吉利控股集团最重要的产业布局基地之一。

  天眼查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09月26日,注册资本8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沈子瑜。注册地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游戏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销售;电子产品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图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李书福,持股比例55%。

  吉利方面表示,李书福布局的手机业务定位高端智能手机,将充分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同时在汽车智能化、软件能力建设、科技化转型等方面相互赋能,实现超级协同。

  李书福表示:“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车机协同或成关键竞争力

  在智能手机方面,吉利或将要面临严酷的竞争。

  当下,手机厂商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前五名分别为三星(18%)、小米(17%)、Apple(14%)、OPPO(10%)、vivo(10%),占据全球近70%市场份额。

  此外,跨界造手机巨头,不止李书福一个。耳熟能详的格力电器、TCL、海信、海尔等家电企业均发布过自己品牌的手机,但均未取得较好表现。以格力手机为例,至今,格力进入手机行业已有6年,算上最近曝光的新机型,格力共有6款手机产品,都反响平平。

  在已是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李书福和他的吉利能脱颖而出吗?

  在吉利看来,目前消费者已经普遍离不开手机,而高端智能手机发展前景仍然可期。吉利不仅仅是布局手机,更是布局未来科技生态圈,下一盘跨界融合、做强生态圈、打造护城河的大棋。

  其中,车机协同或成关键竞争力。吉利现在重点的汽车业务,可以与手机业务形成较好协同,比如软件层面相互赋能;发挥设计研发管理等领域经验,同吉利布局的卫星互联网进行联动。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当下,手机与车机协同互联也成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多元化布局明显

  对于吉利造手机的可行性,产经观察家丁少将表示,吉利一方面资金充足,另一方面吉利多年从事汽车制造在供应链管理上并不缺少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吉利体系在手机品牌认知度、营销渠道等的建立方面都需要时间,即便涉及制造,手机与汽车也有不同。“另外,手机市场当前基本固化的格局,很可能并不适合毫无行业经验的新玩家,除非在产品本身和运营模式上都能较现有品牌形成明显差异且切中用户痛点。”丁少将称。

  考虑到这种情况,吉利“造手机”行动背后的主要意图,大概率超出手机本身。

  吉利近年来的多元化布局显而易见,特别是由汽车制造企业向出行科技综合体的转变,从中国汽车企业向全球科技巨头转型升级。

  如果从吉利的核心业务而言,李书福曾表示,汽车行业变革已经开启了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考虑到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深入发展,手机,作为可以全时在线且紧贴用户的终端,必然是这个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

  从更宏观的业务布局来看,吉利的多元化也有内在的逻辑,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卫星互联网等全面的布局,可以拉通未来生活、商务、娱乐等智慧场景,构建具备更高维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吉利手机定位应该会以中高端为主,不一定以追求规模销量为目标,而是以打造生态能力,提升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的落地体验为目标。”丁少将表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张粲)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