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米秒不差?这些空中梯队背后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如何做到米秒不差?这些空中梯队背后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1-07-08 07:28

  原标题:如何做到米秒不差?这些空中梯队背后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我们的目标是米秒不差!

  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6型71架军机组成4个空中梯队,以昂扬自信、米秒不差的姿态,驭风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作为庆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梯队对组织机构、力量编成、训练考核、保障模式等的要求都不亚于历次阅兵。一幕幕精彩瞬间的背后,也离不开班组人的努力!

零故障,零差错,零抛锚

  面对“维护保养零故障,应急处置零差错,受阅装备零抛锚”的高标准、严要求,为保障多个用户协同的合练任务,航空工业成都所现场保障团队成员主动请缨,要求飞行日与用户共进退,以便及时解决放飞前的所有问题,力求保障现场所有飞机以最完美的状态参与每次训练任务。

  从凌晨4点25分进场进行飞行前准备,到顺利完成当日飞行任务,再到参加每日例会,大家返回驻地时已是深夜11点。此时的他们已经连轴转了近20个小时。路上,大家紧绷的神经总算有了片刻的松弛,不知谁喊了一句:“真是难忘的一天啊!”笑声在队伍里随着夏日的晚风飘荡开来。

“一哥”和最年轻的技术保障人员

  作为直升机专项工作组现场总负责人、总牵头人,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党员突击队队长、客户支援部部长韩振忠曾参与过多次阅兵的重大专项技术保障工作,有着丰富外场保障经历的他是当之无愧的“一哥”。左手提着一个文件袋,右手握着一部对讲机,每天领着八十多号人的保障队伍进场。

  李晶晶是专项组最年轻的技术保障人员。日常保障飞行,飞行前签放飞单,飞行后排故、收集问题……“当几十架直升机列队拔地而起,从头顶轰鸣而过,那种紧张激动的心情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是跟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不一样的。”

容不得一秒一米的偏差

  当护旗梯队护卫党旗并悬挂庆祝标语领衔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时,直升机所电气特设部设计员商浩的手不禁紧紧攥成了拳头。此次直升机悬挂标语飞行难度大,经验少、时间短、任务急、一系列难题亟待攻克……第一次试飞演练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站在机库旁的商浩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飞机降落的时候,我没敢去看,真的有点害怕。”

  演练一结束,大家立刻召集研讨会,分析当天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经过技术团队和用户团队的集智攻关,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优化措施完全到位后,飞了一百多个架次,都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零误差”的坚守

  快速、精准、优质、高效、协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拼尽全力,需要“零误差”的坚守。

  航空工业哈飞飞机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梁宪福的一次排故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了“看得见的快”。一天上午,一架机在飞行过程中局部故障指示灯闪烁。直升机落地后,梁宪福和团队人员马上登上飞机检查原因排查故障。短暂的排查后,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梁宪福给出了最终答案:“把这个传感器卸下来,一定是它发生了故障。”更换传感器后,故障果然马上排除,一旁的用户不禁连连点赞:“保障团队,太给力了!”

“从工厂走向战场”

  来自航空工业成飞的李杨作为公司驻现场负责人,一接到任务便第一时间进入保障现场,为大部队的到来打起了头阵。“从工厂走向战场”——在成飞保障现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对李杨和他的伙伴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战场。

打造精品客站

  “这个工程是我参建工程以来,各项施工标准和要求是最高的,每天技术交底3次以上,班前讲话3次,管理人员实时盯控,各项要求标准都要熟记于心,否则就不能进场施工。”常州东吴钢结构网架有限公司网架班组负责人申少康说道。

  7月2日下午,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安九铁路(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站房项目迎来了国铁集团观摩团。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观摩团连连点赞好评。

  安九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京港高铁的重要通道,这次观摩的潜山站是线侧平式旅客车站,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自开工以来,我们努力克服场地受限、交叉施工复杂等不利因素,始终以‘精品工程、智能铁路、绿色铁路’为目标,与传统木构、舒席、门楼、青砖黛瓦等皖派文化相结合,把古皖派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努力做到‘站城融合、一站一景’。”项目经理于波介绍道。

  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将候车厅一层梁采用预应力梁开洞,将空调管线穿梁布置,采用BIM技术及综合支吊架将管线整体排布,最后一层候车厅净空由5.4米提升至8.18米,提升标高2.78米,提升比例约50%,为现有中型铁路站房一层候车厅层高优化的唯一站房。站房采用现浇异形混凝土雨棚柱,主体施工过程中采用定性龙骨及定型钢模进行雨棚线形控制,并将原有站台雨棚单组爬梯优化为伸缩式爬梯,方便维修职工使用。(董京 李信茹)

“皮毛”之中的算计

  7月6日上午10点,冀东油田南堡采油一区采油队技术员李繁生正在NP11-504井前,对手机中的“抽油机井防冲距计算器”输入相关参数,计算该井的防冲距以便进行更精确的调整。

  抽油机井防冲距的大小,是影响抽油泵泵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别小看这几十厘米的防冲距,但是它的误差大小可是关乎着泵效的高低呢,以往调整防冲距的方法不仅存在准确性低、操作强度大,还极易造成卡泵的风险,导致产量下降,维修费增高。

  针对这一问题,井区的技术员自主研发了抽油机井防冲距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应参数,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得出准确的防冲距数据。研发出该计算器以来,对井区抽油机井逐井计算并重新调整防冲距1398口,数据吻合率99.5%,平均缩短防冲距29cm,泵效提高3.7%,累计增油1695吨,创效达610多万元。

  “对于油井几千米的泵深来说,几十厘米的防冲距就是‘皮毛’,可我们只有算好‘皮毛’,提升千分之几的泵效,才能在效益上获得举足轻重的大收获。”李峰创新工作室现场交流技术问题。(张雯)

“忙得不可开交,也能井井有条”

  “李哥,保护装置二次测量值显示跟实际值偏差了0.01A,是不是可以了?”

  “想什么呢小刘,我们是高铁开通前的最后一道技术保障,数据上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再次测量。”

  一次次高精准数据的试验、极致到丝毫不能有误差的追求,对于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试验工程师们来说,在铁路线路开通之前至关重要的试验工作中,发挥检验检测能力,精准高效服务项目建设工作,为线路送电保驾护航,精益求精是工作的基本目标。

  每每进场之前,工程师们提前谋划,仔细研究图纸,依据线路设计,在电子图纸上做好标记,精心调配试验步骤,做好试验工作安全部署,标记、分析、规划、评测、交流、操作,智能标准化试验,扣好每一个小细节,一个流程也不能少。(张建峰 陈姜伟)

“最坚守”班组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运行部燃机二期一班现有班组成员共9人,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团结一致,并且时刻充满战斗力的队伍。曾荣获2018、2019年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五型”标杆班组、2018年度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工会“工人先锋号”、2019年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公司“工人先锋号”。QC《缩短#7机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态启动时间》获得201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QC成果评比二等奖,QC《提高#9余热锅炉热态启动时间合格率》获得2019年第二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二等奖。

责任编辑:郝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