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博苏克”步兵战车 是否真有实力成为东欧之“獾”? - 军事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波兰“博苏克”步兵战车 是否真有实力成为东欧之“獾”?

来源:解放军报
2022-05-06 07:37

  原标题:近观东欧之“獾”

  陈柏鹏 赵志宝 夏 昊

  “雨后春笋”,用这个词来形容近年来世界各国步兵战车的发展态势,似乎再恰当不过。

  俄罗斯研制出K-17“回旋镖”轮式步兵战车,美军工集团去年10月展示了为美陆军研制的下一代载人步兵战车样车,德国推出了KF-41步兵战车,哈萨克斯坦于去年11月完成了“雪豹”步兵战车在各种环境中的测试,爱沙尼亚一些公司则在集中力量研发“Type-x”无人步兵战车……

  这些步兵战车中,有的外形科幻,有的车形高大,有的火力威猛……不同的特点也体现着研发路径的不同。其中,波兰“博苏克”(Borsuk)步兵战车是一个较为另类的存在。其生产厂家曾深度参与苏式战车、坦克的本地化生产,而今又按照北约标准制造武器装备。因此,“博苏克”的设计带有对多国步兵战车长处兼容并收的特点。

  “博苏克”,在波兰语中意为“獾”。以此命名步兵战车,显然是期待其能像獾一样勇猛、灵活、坚韧。那么,“博苏克”是否真有实力像其研发公司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东欧之“獾”?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款步兵战车。

图为波兰“博苏克”步兵战车。

  立足实际需求——

  多次尝试后回归自主研制

  2017年9月,波兰在国际防务工业展上首次展出了新研制的“博苏克”步兵战车。

  与同期德国推出的KF-31、KF-41步兵战车不同,“博苏克”步兵战车长了一张“大众脸”。但是,就是这型“长相平常”的战车,却被波兰军工企业和波兰陆军寄予厚望——用来替代老旧的BWP-1S步兵战车,成为未来波兰陆军装甲战车的“主力担当”。

  对波兰军工企业和波兰陆军来说,这型步兵战车既体现着设计思路的大幅度调整,也体现着“专注自身需求与实战能力”认知的跃升。

  波兰作为冷战时期华约阵营的重要成员之一,与苏联长期在工业领域保持着密切联系,其军事工业也因此受益,拥有较强研制能力。

  冷战结束后,波兰开始选用北约各国通用的武器装备,大批量引进德国“豹”式主战坦克等,并着手生产北约标准的自行火炮等装备。

  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该国仍有大量苏式装备在军队中服役,其中就包括BWP系列步兵战车。该系列战车以苏联BMP-1步兵战车为基础研制而成,拥有较好的机动性和航渡能力,但防护能力较弱。如今,它已无法有效应对战场上日益强悍的反装甲火力。

  为迅速实现装甲部队现代化,波兰最初也曾热衷于“拿来主义”。2002年,波兰从芬兰引进XC-360P轮式步兵战车,交由本国企业生产。不过,波兰陆军的主战场是东欧原野,出入泥沼和泅渡过河是步兵战车的“必修课”,轮式装甲车显然力有不逮,履带式装备依然不可或缺。

  在列装履带式步兵战车方面,波兰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尽管该国也曾考察过瑞典的CV90、德国的“美洲狮”等步兵战车,但相关方案要么要价过高,要么不符合自身需求,后来均无果而终。在多方引进无果的情况下,波兰决定自行研制履带式步兵战车。

  最初,负责设计生产工作的相关公司提出对BWP系列步兵战车进行优化的方案,但该方案很快被否决。因为波兰陆军需要的是一型“全新”步兵战车。

  研发团队随即调整设计思路,开始借鉴欧洲步兵战车设计理念,还吸收了韩国自行榴弹炮底盘的一些优点,最终拿出“博苏克”研制方案。

  2014年,随着波兰陆军与相关公司签订合同,“博苏克”的“长相”也渐渐明晰起来。首辆原型车在2017年正式亮相时,人们发现,“博苏克”已由苏式装备的传统面孔,改为不少西方国家步兵战车共有的“大众脸”。

  随后几年中,“博苏克”原型车经过了一系列实验和测试,对火力、机动性、两栖能力、防护能力等进行评估。按照计划,“博苏克”的工厂测试阶段将在今年6月底前告一段落。这表明,该型步兵战车距离量产又近了一步。

图为波兰“博苏克”步兵战车。

  聚焦战力提升——

  在兼顾多种能力中寻求平衡

  “博苏克”步兵战车的“娘家”——“钢铁意志”公司,是波兰老牌军工企业。它曾经参与过苏式战车、坦克的本土化生产工作,是波兰主要武器装备生产商之一,还长期为欧洲许多国家代工装备零部件,产品范围覆盖多型车辆及火炮。这些技术、材料与工艺方面的“积淀”,赋予“博苏克”步兵战车较强的战力。

  总体来说,“博苏克”的设计带有对西方各国步兵战车优点兼容并收的特点,并在兼顾多种能力中寻求战力“稳中有升”。

  瞄准在辽阔的东欧原野上作战,该车对机动能力进行了强化。凭借一台8缸柴油机和6个挡位的传动装置,它的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液气悬挂系统的使用,使它能以较高车速在起伏地上行驶,越过较高障碍。针对涉水过河和出入泥泞之地的需求,它采用船型车首设计,车体密封,连同舱口盖处都由防水件连接。车体后部有喷水推进装置,能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实施航渡,还可以控制战车在水中倒车和转向,具有良好的涉水能力。

  因为“本职”是搭载步兵作战,“博苏克”比较注重装甲防护。它的底盘由防弹装甲钢焊接而成,安装陶瓷或复合装甲后防护力更强。在一定范围内,它不仅可以抵御来袭的穿甲弹、榴弹破片,对地雷和路边炸弹也有一定抵抗力。该车基本型重量接近25吨,加挂反应装甲后“体重”超过30吨,如果再挂上附加装甲,战斗全重直逼40吨,装甲防护水平可见一斑。不过,在“顶配版”装甲防护水平下, “博苏克”就失去了航渡能力。

  此外,该车配有“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乘员提供防护。它的油箱固定在车尾两侧,在增加车内空间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车内燃爆的风险。尾舱门类似德国KF-41步兵战车,采用了中部内陷的凹型设计,以保证步兵下车时能得到两侧车体防护。

  在火力方面,“博苏克”配备有一座无人炮塔,主炮为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射速较高,所发射的穿甲弹能打击轻型装甲目标。凭借较高的仰角与较宽的射界,它可射击高层建筑内的目标。

  和其他步兵战车一样,“博苏克”装有烟雾弹发射器和7.62毫米口径并列机枪,能有效杀伤敌有生力量。车上也配备有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使用的是以色列研制的“长钉”远程型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不仅能对主战坦克实施攻击,还能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攻击机。

  在提升通信、感知能力方面,“博苏克”步子迈得较大。借助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数据链、战场管理系统、车辆自检系统、激光告警系统、与北约通信系统兼容的数字化无线电台及C4I系统等,它可实现车际、单车与其他作战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数据传输。双向稳定瞄准系统、车长周视瞄准系统、红外热像仪等观瞄手段的使用,使该车拥有较强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

  该车的设计很注重细节。比如,其弹药放置在无人炮塔内,并且储藏在一个专门设计的防殉爆舱内,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火力持续性。先进的燃油自动控制装置,保证了它在一个油箱损坏时不影响另一个油箱的使用。

  对多种能力的兼顾,使这型战车得到波兰陆军的青睐。但该车也并非十分称其心意,由于车上空间被其他功能设备挤占,该车可搭乘人员较少,载员舱只能搭载6名全副武装的步兵。

图为波兰“博苏克”步兵战车。

  发展体现趋势——

  一车多用是其未来“打开方式”

  从“博苏克”的研制上不难看出,现代步兵战车的发展更加注重在追求更强火力、更厚装甲和更强运力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作战需求。

  但是,和其他装备一样,平衡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有所侧重的同时“各退一步”,这也决定了“博苏克”必然存在一些短板。这些短板,也是今后其他国家发展步兵战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防护能力方面仍有欠缺。尽管现代步兵战车越来越重视防护能力,但战场上和主战坦克协同作战的实际,使它同样得面对反坦克导弹等反装甲武器。面对反装甲武器这些锐利的“矛”,仅凭借装甲之“盾”,几乎所有步兵战车都难以抵挡。因此,今后的步兵战车必将更多地借力主动防御系统,以软、硬两手来应对来袭的武器弹药。

  其次是可搭载兵员数量下降。由于越发注重机动性、防护力和火力,步兵战车内部空间被明显压缩,很少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搭载10-12名步兵。在步兵搭载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步兵战车将更加注重向高新技术与自动化系统借力,比如一些步兵战车开始与无人机、无人战车“组队”,以便在步兵搭载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确保战斗力不降反升。

  再次是单一车型难以满足战场需求。未来战场作战环境势必会更加复杂,一款步兵战车无论怎样,也不可能集所有本领于一身。为更好地与坦克协同,或者更好地遂行其他任务,依托步兵战车高性能的可靠底盘,根据不同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搭载不同上装,让各车型充分发挥特长,展开相互之间的协作,才是步兵战车发展更符合实战要求的“打开方式”。

  按照规划,波兰陆军后续将以“博苏克”步兵战车的底盘为基础,研发指挥车、侦察车、医疗后送车、工程车等多种车型,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通用履带平台。

  供图:夏 昊

责任编辑:王沥慷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