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质量缘何频频“亮红灯”?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译著质量缘何频频“亮红灯”?

来源:北京日报
2022-05-21 13:45

原标题:译著质量缘何频频“亮红灯”?

王广燕

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中译本被指存在大量错译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浙江大学副教授王慧敏发文称这本出版于2021年12月的译著“错译遍布全书”“有些地方有明显的机翻痕迹”,甚至出现将“宾夕法尼亚大学”错译为“佩恩大学”的低级错误。5月1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致歉函,称已第一时间封存纸质图书库存,通知全国书店及三大网店下架该书。

就在上个月,一篇名为《哪些书是被糟糕翻译“毁掉”的好书经典+社科译者黑名单》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共鸣,该文一口气列举了17本坑人的翻译著作,这些图书的翻译粗制滥造、晦涩难懂,把许多读者都挡在了门外。还有多名译者因为“毁书不倦”而声名在外,被作者点名批评。网友们热议道:“终于知道我读不懂名著的原因了。”

译著质量频频“亮红灯”,背后的症结是深层次的。有从业者直言,图书翻译绝大多数单价很低,这些翻译项目难以吸引到优秀译者;有的译著出版时间紧张,留给译者翻译的时间不足,导致分段外包翻译、机器翻译等乱象层出不穷;出版社编辑、校对的审核不严,也让问题译著堂而皇之流向市场。

粗制滥造的书籍难逃读者的眼睛,近年来,已有不少知名出版社因为图书质量问题栽跟头。这一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致歉信”,让人联想到去年12月,中华书局也曾就其出版的《梁佩兰集校注》错误连篇向公众道歉。该书虽不算译著,但也是对古籍进行校注阐释。中华书局在其出版的这本书里竟充斥着错字、漏字、断句错误等硬伤,注释质量严重注水。中华书局长期以来可靠、权威的业界口碑,因为此事受到不小影响。

不合格书籍败坏出版社声誉事小,误人子弟事大。学术不是儿戏,容不得出版参与者的浮躁与失职。对于屡现“黑名单”的译者和出版社,相关部门应予以警示和惩戒。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曾说,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足见翻译是一项再造美的工作。出版行业主体也需要更加重视翻译的价值,用心打磨每一部译著,让自身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