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美育教育从古典诗词入手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荐书 |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美育教育从古典诗词入手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5-11 14:02

  原标题:荐书 |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美育教育从古典诗词入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欧阳 通讯员 李迪斐 陈芳

  日前,一位博导父亲为女儿创作的美育读本《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在双减政策落地和学校大力开展美育教育的背景下,这本书的上市尤为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该书作者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新表示,在对女儿的艺术启蒙中,他打开了诗词与书画相契合、相融通的欣赏之门,这样一部融通诗画鉴赏的美育读本也是为更多的青少年、教师和家长所编写,希望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谈及美育教育,如今许多老师和家长正处在无从下手的苦恼当中,在王新看来,给孩子的美育教育不妨从中国古典诗词入手。王新认为,诗教就是博雅教育,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美育方式,但在今天的语文学科里,诗词往往被当做了应试内容和作文工具,而以艺术学科为主体的现代美育体系里,诗词则被拒之门外,艺术审美价值被大大低估,我们应当重拾汉文字语言艺术魅力,打通我们的感官,重新学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而“诗画融通”便是王新所精心设计的美育实践方法,也是他所认为更适合国人的一种美育方式。

  在这本书中,每一章节均由古诗而起,却不拘泥于古诗本身:由诗及画,以画读诗。书中所挑选的40余首诗词均是侧重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中国古典名篇,如《泊船瓜洲》《游子吟》《相思》《别董大》等,而所挑选的绘画也皆是中外经典名作,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梵高的《杏花盛开》、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

  王新将这些艺术史精品之作与古诗名篇,跨时间、跨地区、多维度地结合,让为人处世与学艺相辅相成,融文人骚客的趣事佳话于美术作品的解读之中,再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娓娓道来。他表示,“伟大的艺术其实并没有体裁的界限,无论诗画都能逾越国籍、种族和地域的鸿沟,唤醒人类共同的情感,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穷力量,这恰恰是诗画融通的真谛。”

  虽说《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是一本爸爸写给女儿的书,但里面谈的内容并不浅,有些内容甚至是王新在大学课堂里为学生讲的,可王新却也不自觉地转换成了孩子能懂的话。以往的艺术史和美术史,作者往往以中外艺术史的时间线或流派为线索来展开叙述,而王新却“体贴”地打破了常规。为了让像他女儿这样的孩子能从小培养审美感知能力,他选择了从感觉、情感、思考维度、创作方式等更日常生活化的角度去布局写作。

  于是,王新在书中设计了一个儿童美育的“金字塔”,其中包含了“敏锐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作”和“斑斓的底色”五大版块,以此寻找诗画艺术的融通之妙,结合书中所选取的诗词、画作,训练孩子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五感,激发亲情、爱情、友情、闲情、欢乐、痛苦、忧郁等情感体验,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从理论到实践,为学校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美育实践方法和步骤。

  王新在书中还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不厌其烦地介绍如何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甚至还将孩子的美育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给出了一份别出心裁的“观草指南”。除此之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份人文艺术类推荐扩展阅读书单,这些内容,正是“不言之教”理念的生动实践。

  云南大学教授刘徐湘评价,王新的美育新作从诗画融通的视角提供美育教材,一方面该书是为关心儿女成长,同样有着强烈“教育学意向”的家长们所写,但另一方面,该书的前瞻性与学术性也为追求普遍性原理的学术界所写,期待家长与学者们的研读和评论。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