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优秀作品“霸屏”秘诀:鸡毛蒜皮里折射星辰大海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现实题材优秀作品“霸屏”秘诀:鸡毛蒜皮里折射星辰大海

来源:羊城晚报
2022-04-18 13:44

原标题:《外来媳妇本地郎》总编剧丁蕾谈现实题材优秀作品“霸屏”秘诀——(引题)

鸡毛蒜皮里折射星辰大海(主题)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虎年开年,随着《人世间》这部现实题材大剧爆红,2022年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大幕被缓缓拉开。

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1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显示,2022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44部、1424集。按题材划分,当代题材38部、1205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86.36%和84.62%。其中,当代军旅题材1部40集,当代都市题材21部648集,当代农村题材2部61集,当代青少年题材3部74集,当代涉案题材3部106集,当代科幻题材2部60集,当代其他题材6部216集。由此可见,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正引领着影视剧制作的风潮。

而2022年待播的剧集中,一众现实题材剧更呈现出“神仙打架”的局面,其中不乏主创班底雄厚、演员阵容强大、未播先火的重磅剧。

现实题材剧缘何扎堆涌现?现实题材剧的创作有哪些讲究?带着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东广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编审、《外来媳妇本地郎》总编剧丁蕾,听行内人讲述现实题材剧创作背后的门道。

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从来都是“霸屏”的

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士兵突击》到《蜗居》《人民的名义》《都挺好》,再到近来的《功勋》《小敏家》《人世间》……丁蕾指出,即便是在宫廷剧、仙侠剧、青春偶像剧流行的年代,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从来都是“霸屏”的,要想获得观众的青睐,关键是“创作者们要把内容做优质了”。

羊城晚报:近年来,现实题材剧似乎格外红火。除了创作质量的提升,还受到了哪些助力?

丁蕾:根本原因还是内容过硬、作品优质。另外,我觉得受众上出现了新的趋势,以前现实题材剧的主力受众,可能以中老年观众群为主。年轻人热衷的题材可能更偏向于穿越、古偶、玄幻、盗墓或者都市偶像剧,但现在一些年轻的观众也容易被屏幕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吸引,出现了观众群体跨代际的现象。

个人认为,这跟融媒体时代,影视作品二次传播的途径比较广,互动性也增加了不无关系,通过短视频平台、弹幕、评分网站、直播等形式,年轻人不用守着电视机也可以接触到作品,还可以去抒发他们的喜爱之情,变成“自来水”再互相安利。更多的渠道和传播手段,也让好的现实题材作品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羊城晚报: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剧作,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难易点分别在哪里?对于编剧是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丁蕾:笼统来说,我觉得现实题材电视剧对于编剧的要求,其实就是所有电视剧对于编剧的要求——一定要有生活,因为故事主题也好,主人公性格也好,剧情走向也好,整部剧的深度和广度,都取决于创作者本人对生活的理解。

羊城晚报:要把一部剧做出实感来,从编剧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好哪些功课?

丁蕾:每写一部剧都要花大量时间体验生活,要去采风,搜集资料,采访相关人员,不断地积累相关的体验和理解,不断思考,不断发问,不断寻找答案,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更具深度和质感。

毕竟,只有了解到剧中人所处的真实环境是怎么样的,才能设身处地体验到角色应有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塑造好人物,写出真正有社会感、有生活质感的东西。

羊城晚报:对于编剧来说,在撰写现实题材作品时的发挥空间是扩大了还是收窄了?

丁蕾:这个难很概括地讲,因为不同题材的创作,对编剧是有不同要求的。写玄幻剧、穿越剧,它可能考验的是编剧的想象力:你的“脑洞”可以开到多大,想象力的天花板在哪里?而对于现实题材作品来说,考验的是编剧对生活的把握。

有些现实题材剧为何“悬浮”“狗血”

企图用创作技巧代替扎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丁蕾认为,一部好的现实题材作品,光展示现代人的生活日常和表面元素是远远不够的。创作者需要在作品中,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的生存际遇,要书写时代和生活,表现在这个时代环境当中的人们的思想,还需要“展现这个时代的特质和揭示生活的本质”。

羊城晚报:有些号称是现实题材的剧,却总被观众批评“悬浮”“狗血”,它们往往犯了哪些错误?如何把握现实感和戏剧冲突之间的平衡?

丁蕾:当创作者对生活体验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就难免会用所谓的创作技巧代替对生活扎扎实实的体验和思考,可能就会贩卖一些焦虑,或者设置一些狗血的情节,通过这些手段去强化戏剧矛盾,试图抓住人们的眼球。但这些噱头是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依托的,观众很难有什么共鸣,自然就会觉得这个剧很狗血。

羊城晚报:《外来媳妇本地郎》作为广东首屈一指的长寿喜剧,写的就是街坊邻里的市井生活,而且已经在20多年的时间里播出了4000集。在这么长的创作周期里,你们在创作上有走过弯路吗?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丁蕾:我们写《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时候确实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比如说,有时候创作者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喜剧结构,写了一些非常好玩的段子。但如果这些桥段离观众生活较远,播出后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会觉得我们是“为了喜剧而喜剧”。

这几年来,当我们结合时事、重大主题、中心工作进行创作,抓住重大中心工作投射到街区、家庭时,人们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创作,就为创作题材的开拓找到了新的锚点,比如讲一些防诈骗、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全民创文、垃圾分类、旧楼装电梯、非遗文化传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往往能得到良好的收视和口碑。

羊城晚报:很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剧,都会在剧情上呈现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比如《鸡毛飞上天》《山海情》《人世间》。在“把握生活细节”与“完成宏大叙事两者之间”,成熟的编剧会怎么处理?

丁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挺难把握的。我个人的创作经验也是从《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把它称作“用鸡毛蒜皮折射星辰大海”——把剧中的“点滴”细节做好了,观众自然可以感受到更宏大的内涵。

羊城晚报:多数类型剧中总会有屡试不爽的套路和桥段,比如仙侠剧里的“三生三世”,小甜剧中的撒糖套路。现实主义电视剧中有可运用的“万能公式”吗?

丁蕾:所有艺术创作的万能公式,最根本的就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现实题材带热“中年CP”

纾解中年女演员的困境

跟现实题材剧一同走红的,还有剧中的“中年CP”们。《人世间》中,周秉昆与郑娟、周秉义与郝冬梅、周蓉与蔡晓光三对中年人的爱情各有耐人寻味的嚼头;周迅与黄磊在《小敏家》中充满生活气的精彩演绎,也让观众磕得津津有味;在《对手》中饰演落魄间谍夫妻的谭卓、郭京飞,更趁着热度在《追爱家族》中顺势二搭……在丁蕾看来,中年CP的火热与创作者们对女性角色的重视不无关系。

羊城晚报:在现实题材剧中写中年人的爱情会比在偶像剧中写青年人的爱情,有更多发挥空间吗?

丁蕾:我觉得是的,人物之间的感情和事件设计会涉及他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年人的生活阅历多,谈的恋爱也比年轻人多,套路招数也更多(笑),中年人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生活圈子更大,生活广度比偶像剧大。

羊城晚报:对于中年女演员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能够给中年女演员更多发挥空间?

丁蕾:这是肯定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社会的进步。女性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大,电视剧的题材也越来越关注到女性的各个领域。

在以前的电视剧中,创作者更强调的往往是中年女性的“功能”,比如抚育孩子成人、为家庭做牺牲奉献等等。现在,大家会更加多关注到中年女性角色的自我感受,包括她们的情感、她们的心理认知、遭遇的困境、面临的抉择等,这让女演员们在塑造中年女性角色时有了更多选择和空间。“中年CP”的走红,某种程度上也归功于影视创作者们对中年女性角色的重视和丰富。

羊城晚报:说到中年CP,《外来媳妇本地郎》中几对康家夫妻本地观众再熟悉不过了。你们在塑造他们的CP感时,有何经验和心得吗?

丁蕾:还是会注重烟火气,通过日常生活中草根夫妻思维方式和行动的默契以及一些生活细节的刻画来营造CP感。比如最开始的康伯康婶,康伯时常表面扮威严,内心耍小孩子脾气,充分了解他的康婶就以静制动。只有扎根于生活,营造出的CP感才会真实。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