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拿来”的,不是李子柒独有的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李亚鹏“拿来”的,不是李子柒独有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9-19 06:16

【艺评】

原标题:李亚鹏“拿来”的,不是李子柒独有的

邓崎凡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李亚鹏当然算不上是文艺新人,在这个电光石火间就能推陈出新的网络社会,甚至李子柒也不能算是文艺新人了。但是,拿鲁迅这句80多年前《拿来主义》中的结语,去评论这两位最近的“纠葛”,依然适合。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李亚鹏上一次流连田园山水间,还是20年前那部《笑傲江湖》里风度翩翩的令狐冲。最近,他再次“归隐田园”,只不过是在短视频里。

“三五好友,林下品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今年8月起,李亚鹏开始在某平台发布诸如此类的短视频。视频里,李亚鹏过着“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似的现代隐居生活。一个多月的时间,吸引了上百万粉丝关注。

这些视频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让人联想到了超级网红李子柒。网络上,李子柒的粉丝数以千万计,但已停更数十天。争议就随之而起:有人说李亚鹏挖走了李子柒视频制作团队的消息。

“这是从何说起?”李亚鹏说。李子柒方也否认了制作团队被挖。

无论是出于对柔弱姑娘的同情,还是对中年油腻大叔的义愤,用此情感去看待李亚鹏拍摄的短视频,大概没有看清这样一个道理:李亚鹏“拿来的”,并不是李子柒独有的。

李子柒为什么会红?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她的视频内容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后期制作配以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描绘出一幅幅诗意的山居生活图景。

如果不是最早,大概也会是其中之一吧,李子柒成功地让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落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记忆。

这些意象、图景是李子柒独有的吗?

当然不是。几千年来,诗人曾一次次吟咏,画家们曾一次次描绘,我们曾一次次心驰神往……即使现实里,工业和信息社会的车轮碾碎一切,那一幅幅田园牧歌的画卷依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所以,李亚鹏“拿走的”,不是李子柒的制作团队,却也能“创作出”如同李子柒类似的作品,一点也不令人惊讶。中华文化是一座宝藏,只要你愿意走进去拿,绝无可能空手而归。

这也不是贬低李子柒和她的团队,相反,是他们在网络时代走出了这条路,一条从信息编码通往悠远传统的路,他们是先行者。只是,一旦人们再次上路,还需要请他们扶助相送吗?

这个时代,在这些事情上面,并不缺乏技术和手段。

而在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之间,也不会只有一条路、一种方法可以连通。只要有人愿走、愿探索,这个时代,就会有张子柒、王亚鹏出现,也总会有“新人”不断出现。

我们唯一要做的便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