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徽笔传人书写“笔尖”上的传统文化 传承徽笔工艺 - 文化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安徽合肥徽笔传人书写“笔尖”上的传统文化 传承徽笔工艺

2021-03-05 07:30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徽笔记忆”工作室里进行徽笔制作的水盆梳毛工序。

  1982年出生在安徽泾县的陈慧莲,是徽笔制作的第四代传人。陈慧莲的父亲陈效进在安徽泾县做了40多年毛笔,是泾县的制笔名匠。她很小就耳濡目染,熟悉徽笔制作的各道工序,只是外出读书和长大嫁人之后,脱离了直接动手制笔的机会。

  如今陈慧莲的父亲已经日益年老,而且身患糖尿病,家传的手艺眼看后继乏人。“人过三十不学艺”,2012年,已经30岁的陈慧莲毅然辞掉工作,决心参与家族制笔事业。为此她还把身在泾县的父亲接到合肥,让父亲指导自己掌握全面的制笔工艺,跟随父亲练习各项技艺。

  虽然古徽州的很多传统技艺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但陈慧莲的父亲陈效进看到女儿的决心,陈效进从选毛、整理、固定毛根、泡水、去油脂等工艺,手把手教。“一个笔头,七十二道工序。 ”陈慧莲毫不含糊。“看似简单的流程,处处蕴含着知识与技术,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一支笔的成败。”

  潜心钻研的陈慧莲,加上从小环境的熏陶,很快就掌握了徽笔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如今,陈慧莲在合肥市井岗镇清溪小镇建立了“徽笔记忆”工作室里,每天来“定制”毛笔、学习制笔的人很多,陈慧莲很开心。一有时间,陈慧莲就走出去和书画家交流,主动适应书画家,为书画家量身定制徽笔。

  面对技艺传承人的稀缺,陈慧莲和当地文化部门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让小小的笔头饱含丰富的工艺和文化内涵。

  “这是我们家传的手艺,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外太公凤兆华就开始在泾县创办宣笔工厂,我爸爸更是做了一辈子毛笔,我不希望家里的这门手艺,消逝在我这一辈人手里。”陈慧莲说。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徽笔记忆”工作室里进行徽笔制作的水盆梳毛工序。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徽笔记忆”工作室里进行徽笔制作的扎笔工序。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徽笔记忆”工作室里进行徽笔制作的选毫工序。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徽笔记忆”工作室里检验新制作的徽笔质量。

  2021年3月3日,陈慧莲在参加“非遗宣笔制作工艺进校园”活动。

  本组图片署名:葛宜年/IC photo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