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顺坚持党管教育改善教育生态纪实:咬定青山不放松 - 教育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山西和顺坚持党管教育改善教育生态纪实:咬定青山不放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01-21 10:56

原标题:咬定青山不放松(主题)

—— 山西省和顺县坚持党管教育改善教育生态纪实(副题)

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耀彬

随着放学的铃声响起,学生们从校园里鱼贯而出,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愉快、轻松的笑容。上千人的学校,却看不到一个背书包的学生。这是记者日前在山西省和顺县北关示范小学看到的一幕。

“落实‘双减’后,孩子们不再背书包,把他们从负重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回归教育本源,让孩子们拥有健康成长的环境,成为和顺教育新常态。”北关示范小学校长曹育敏说。

现在,和顺的学校不仅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功能设备更是一应俱全,音、体、美、创客等社团及乡村少年宫,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丰富的成长空间。学生快乐、家长满意、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生态已然形成,党管教育,总揽全局,高起点、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在山区小县逐步形成。

坚持党管教育,持续发力改变教育生态

和顺县始终坚持党管教育,就是要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党抓教育,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保证,才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和顺县虽然经济实力不雄厚,但教育却可圈可点,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而“双减”的难题看似出在教育上,实则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在山西这个仅有12万多人口的小县,教育曾经也经历过困难时期。十几年前教育的主要问题还不是“双减”,而是大量学生流失外地、家长的焦虑和对教育质量的质疑,和顺教育走到了最低谷,这与教育生态失衡有直接关系。

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10年前,和顺县委就提出:振兴和顺必先振兴教育,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要让老百姓和社会对和顺教育有信心。县委、县政府从教育强县、科教兴县的高度出发,针对全县教育存在的问题,列出责任清单,找到突破口,全方位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和顺教育攻坚战从此拉开序幕。

和顺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深化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每年将教育大事在全县“两会”和经济工作会上安排部署。把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组织上得到了保障落实。

和顺县坚持把有限的财力向教育倾斜,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彻底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扰。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由2010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99亿元,年均增长7%,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县GDP的比重比国家规定的4%超出了1.23个百分点。

2011年,和顺县免除高中、职中学生学费,由县财政投资15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普通高中生均经费达到3000元。校长们不再为捉襟见肘的经费发愁,可以沉下心来抓管理、抓质量。

“十三五”以来,为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学生营养餐补助等,和顺县财政累计投入8030万元,受补助学生达4000多人,政府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了每一个学生。

10年时间,和顺县精准施策补短板,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薄弱校改造,学校基础建设投资达5亿元,办学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和顺县规划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投入优先保证,政策环境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落实,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真抓实干的魄力和决心。

党管教育,和顺县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落实有力,坚持不懈抓投入,集中全县财力办教育。教育经费只增不减,对于一个山区小县来说,难能可贵。

党管教育,和顺县委旗帜鲜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管出了山区小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管出了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管出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对党的信赖。

“良好的教育生态,影响了社会生态的改变。”和顺一中校长韩首魁说。

坚持党建统领,用“双减”撬动教育改革新课题

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顺县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纵向统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职教育等全面发展,横向关注教师、家长理念提升以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成长。

2018年,和顺县委决定成立教育工委,全县中小学成立33个党(总)支部,学校以党建领航,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县委明确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确保党组织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提高学校治理水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1年,“双减”政策开始实施,再难也要把学生负担减下来,这是一场教育攻坚战,事关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面对这项系统工程,和顺县高标准、严要求,不走过场,坚持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协同配合。学校党组织在“双减”工作实施中发挥核心作用,各学校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537名教师党员全员参与,以党建推动“双减”工作,重塑教育生态。

在和顺县城的大街小巷,看不到满天飞的培训广告,过去少有,现在没有。县政府建立“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控措施,从严治理,定期研究“双减”工作出现的问题,县内10多个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注销,保留了15所艺术、体育类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其收费纳入银行监管序列。

和顺县成立校外培训机构督查室,随机派出、明访暗查,发现学生在校外补课,首先问责学生所在学校,明令禁止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机构,禁止教师在校外给学生补课,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学生不带书包出校门,作业在学校完成,过去很难办到。这是一项有难度的改革,相关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征求多方面意见才出台。

实验小学校长刘惠军说:“小学、初中作业不再由任课教师布置,由年级备课组集体设置,根据班级学情分级统一布置,控制总量。同时,学校改革学生质量评价办法,实行综合素质考评,加大了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劳动实践、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权重。”

各个学校首先对家长全员培训,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邀请家长当测评员,参与质量评价;让家长参观学生作业展示、学习质量成果展示,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告知孩子在学校活动情况,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延时服务活动,缓解了家长焦虑,吃了定心丸。

一位家长说:“过去强制孩子学习再学习,生怕孩子比别人差,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强加了很多压力,以为这就是爱孩子。现在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学习成绩重要,身心不健康,价值观扭曲了,学习好有什么用?我终于明白了学校的良苦用心。”

教师的负担减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就难减下来。减负,也要减教师的负担。和顺县列出教师减负清单,建立长效减负机制,启动中小学教师减负系列行动。实行弹性工作制,让教师解除压力,释放活力。将减负与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结合,突出师德第一标准,与“双减”同步进行。

“过去,各种检查、会议、报表资料、考核评价给教师增加了很多负担。现在减少了这些事务,就没了压力,教师有了职业幸福感,可以沉下心来深耕课堂,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减’扭转了过去想解决但难解决的事。”小学教师张静竹深有感触地说。

减负不减质量,让“双减”变得常态化、制度化,需要坚持不懈地巩固提高,更加需要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

“加强中小学党建,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更好落实的保障。这次学校党组织在‘双减’工作中先锋队的作用充分发挥,以党建强化和引领学校管理,充分显示出学校党组织的责任和担当。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对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的重建、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教育思想的转变等一系列变革需要深入研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仍然离不开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和顺县教科局局长周武生说。

坚持机制创新,激发师资队伍建设新活力

和顺县作为山西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在教育体制机制上先行探索实践“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形成了以“党建统领、专家治校、归口管理、简政放权”为特征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和顺方案”和以“编制总量控制、合理调配岗位、聘任竞争上岗”为特征的教师“县管校聘”和顺模式,破解了阻滞教育发展的羁绊障碍,推进了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县管校聘”改革的核心是“学校人”成为“系统人”,全县1438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参与双向竞聘,优化岗位管理,破解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的难题,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激发教育内生动力。

全县56所学校、幼儿园全部纳入校长职级制改革,校(园)长实行职级薪酬制度。出台两大改革实施方案、11个配套文件、7项配套制度,简政放权,将学校人、事、财7项权力下移给校长,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供了政策保障。构建了党建统领、自主办学、校长职级竞聘治校新机制。

近两年,和顺县财政投入教育改革专项经费1150万元,对教师优绩优酬、绩效奖励,使教师待遇得到普遍提高。

和顺县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将具备管理资格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纳入校长人才管理库,形成管理队伍“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重教先重教师,和顺县委、县政府从2011年开始实施以表彰名学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名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五名兴教”工程,持续至今。建立奖励机制,重奖优秀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和顺县城有一条“教育名师”街,街道两旁悬挂着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功勋教师”、“最美乡村教师”、“新时代最美教育工作者”的巨幅照片,先后有70名校长、95名班主任、160名教师上榜,成为和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使尊师重教在和顺大地上蔚然成风。

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和顺县委、县政府通过提高待遇、解决困难等办法,让教师有尊严、有职业荣誉感,让教师心无旁骛,安心从教。

和顺县财政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对教师表彰奖励,每年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颁奖仪式,特别是退休优秀教师也在表彰奖励之列。当一位退休教师接过县领导颁发的证书、奖金时,泪水浸湿的双眼表达了对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为教育作出贡献的老教师的激动心情,这动人的场面,感动了台下所有人。

山区小县为什么能做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归根到底在于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持续治理和改善教育生态,持续解决教育热点、难点,汇聚起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