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当后盾 他乡亦故乡 - 民生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重庆一建筑项目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务工者感叹——

“家人”当后盾 他乡亦故乡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10-22 02:08

原标题:重庆一建筑项目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务工者感叹——(引题)

“家人”当后盾 他乡亦故乡(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我是家庭顶梁柱,为了家庭幸福,上班时会系好安全带、规范作业……”10月18日早晨,今年43岁的余伟和十几名工友做完班前讲话和安全宣誓承诺的每天必修课后,便坐进了渣土车驾驶室,尽管他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但微微扬起的嘴角,还是让人能一眼看出:此刻,他无比心安。

余伟的老家在安徽合肥,是中铁四局四公司重庆科学大道一期项目二工区的渣土车驾驶员。他告诉记者,“我们都把工地当成了‘家’”,在这个项目务工,因为有“家人”的关照,安全与收入不成问题。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部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用“服务思维”开展农民工管理工作,以农民工“亲人”的身份,去解除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化解了劳务工人流动性大影响工期的困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民工的“幸福指数”。

他乡遇“故乡”

10月18日,在离该项目部的百米之外,白墙黛瓦、色调古朴的徽派风格的建筑映入记者眼帘,走进细瞧,塑料仿制的“翘角”、白墙上点缀的水墨画、院内的拱形门框,一股浓浓的“安徽味”扑面而来。

“我们公司在安徽,项目上务工的工人也有不少是安徽人。”该项目的党支部书记张鹏坦言,项目部驻地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是想通过把徽派建筑“搬”到重庆的方式,缓解工人的思乡之情。

今年40岁的刘昌林是该项目的土石方和道路排水工程的班组负责人,在他看来,视觉上的慰藉搭配味觉上的冲击,能更好缓解思乡之情。

“我们班组以安徽和川渝的工人为主,所以我们每天的伙食,有安徽菜也有川菜。”刘昌林说,大家这么辛苦为的就是让生活过得好一点,“在异乡,不仅能吃好,还能吃到家乡菜,大家干活才有劲”。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记者还了解到,该项目部把全体劳务工人纳入了项目部工会,让农民工与该公司的正式职工享受同等工会福利。

“我们项目部根据集团管理模式,结合项目实际,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思维’,把农民工当‘亲人’对待。”该项目的工会主席张建武说。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干活最安心的一个工地。”该项目的电工唐军说,在这里,除了安全、收入、生活有保障外,大家相处也特别融洽,“私下,我们就像一家人,若有困难,提前打个招呼,大家都会帮忙”。

唐辉和刘昌林二人均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形容这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他们表示,在一起干活就是缘分,“项目部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也把管理人员当‘亲人’”。

用“辛苦指数”换来“幸福指数”

“我们晴天一身汗,雨天就是两腿泥。”每当项目经理殷世刚到工区查看工程进度和农民工生活情况时,驻在施工现场的安全员、技术员介绍完相关情况后,便会跟他“诉苦”。但这也是现场工作人员和殷世刚等管理者最放松的时刻。

在殷世刚心中,项目如期安全推进、农民工工作安心,现场工作人员像跟家人一样,用“倒苦水”的方式展示工作成果,反映的是整个项目的和谐以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记者发现,在该项目的施工现场,只要有工人在干活,都有相关管理人员的“陪同”,当工人收工后,这些管理人员还会对作业区域进行查验、记录,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协调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正处于大干阶段的三工区负责人王逢利说,项目进场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就提出,用管理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只有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项目才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