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不要怕,权益争议找我们” - 民生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遭遇劳动争议,有的女职工考虑到维权时间长,身体吃不消,想要放弃——

“女工不要怕,权益争议找我们”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5-01 02:42

  原标题: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遭遇劳动争议,有的女职工考虑到维权时间长,身体吃不消,想要放弃——(引题)

  “女工不要怕,权益争议找我们”(主题)

  阅读提示

  自2016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女职工权益争议审理庭成立以来,累计审理女职工权益争议案件4909件,总计支持女职工工资、产假工资、生育津贴、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赔偿金)等各项诉求5000余万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在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有一个全部由女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这也是北京市劳动仲裁系统首个专门处理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仲裁审理庭。

  自2016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女职工权益争议审理庭成立以来,该庭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在缩短案件审限、提升案件调解率、加强对特殊人群劳动权利保护、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来,她们累计审理女职工权益争议案件4909件,总计支持女职工工资、产假工资、生育津贴、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赔偿金)等各项诉求5000余万元。

  抱着孩子来仲裁

  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杨学旺,还记得女工庭成立之前,女职工权益争议类案件呈上升态势,“2015年全区立案3865件,申请人为女职工的有1512件,占比39.12%,到2016年,全区立案3864件,立案数变化不大,但申请人为女职工的增加到1764人,占比45.65%。”上述情况并非东城孤例,北京市在2016年前三季度,仲裁立案61996件,申请人为女职工的有24739件,占比39.9%。

  有相当一部分女职工是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这“三期”遇到权益争议。入职策划经理的高女士与公司签订了5年合同,数月后,她把怀孕情况告诉公司,却被多次谈话要求停薪留职或主动辞职,拒绝后被企业以“不能胜任”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认为她“不合格”的依据是两个策划案存在“排版不美观”“字体不统一”等问题,客户未选择其方案而选择了其他同事的。

  事实上,随着生育政策变化,涉及“三期”女职工权益争议的案件越来越多。在2014年东城仲裁院成立之初,杨学旺院长就想成立女工庭,但当时人手紧张场地有限,仲裁员年均办案高达400件,这件事不得不搁置。而后,随着新仲裁员逐步走上审理岗位,2016年9月,女工庭成立了。

  单身母亲李女士,是带着幼儿来参加庭审的,公司未支付她在“二胎”产假期间工资和生育津贴,庭审时间较长,女工庭派出专人在接待室照顾幼儿。“有的申请人挺着大肚子,有的抱着还需要哺乳的孩子,有的产后情绪不稳定,一直在哭。”女工庭庭长周思思说,对于即将生育或生育不久的女职工来说,走到仲裁这一步,其身体上、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都会告知申请人,如果需要休息就举手示意,如果需要哺乳就提供方便。”

  快立、快审、快结

  组成女工庭的5名女仲裁员,平均年龄33岁,其中有4名是研究生毕业,全部通过司法考试,法律业务水平高。仲裁员在工作中发现,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后,餐饮、旅游、健身、设计、电影院、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女性申请人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女职工也较为集中。

  担任市政主任设计师的刘女士,月薪3.5万元,去年5月怀孕后,公司8月以其所在部门撤销为由将其岗位调整至文员,月工资降至5000元。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撤销市政设计师岗位,刘女士签订《岗位调动确认书》后依然从事市政设计师工作。

  在周思思看来,部分女职工在维权意识弱的同时,也面临维权成本高的困境。有的女职工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但法律知识欠缺不知道如何维权,也有女职工虽然知道如何维权,但迫于就业和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有的女职工考虑到维权时间长,自己怀孕哺乳,身体吃不消,不得不放弃。”仲裁员张琪说。

  甚至,有的女职工明明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但还是和企业就离职签订文书,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女职工说,企业说不签字就不给最后一个月工资。我告诉她们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不要怕,权益争议找我们,我们帮你把工资要回来!”周思思说。

  针对这些情况,东城仲裁院在机制上做了很多有益创新。杨学旺院长告诉记者,考虑到“三期”女职工权益争议的解决,较普通劳动争议更具急迫性,仲裁院为女工庭设置专庭,保证只要有案件就可以安排开庭。该院还设置“绿色通道”,为“三期”女职工开通了快速立案窗口,由专人值守,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接收立案材料当天完成立案审批,按照优先排庭、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结案的“四优先”原则,形成了“快立、快审、快结”。仲裁院还与区司法局沟通联动,为“三期”女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降低了受理条件,并指派专门的援助律师。

  其实,走到仲裁这一步,职工与企业都希望以和谐方式解决争议。职工希望尽快拿到补偿,企业也希望调解解决, “因为法院判决书会上网,一旦打官司到法院,企业如果败诉,对形象有影响。”周思思说,另一个原因是成本,企业请律师应对诉讼,成本远高于仲裁调解。

  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调解过程中,女仲裁员的优势发挥出来了,她们温柔心细亲和力强,稳定双方情绪,更好地化解争议,另外,通过相同性别、相近年龄、相似经历的“同理心原理”,可以更加顺畅地与当事人沟通交流,减少女工在维权过程中的畏惧和顾虑。

  高女士是高龄产妇,家住距离东城仲裁院50公里之外的通州区西集镇,丈夫又在外地工作。女工庭工作人员到家中现场送达文书。后来,她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申请请求”得到了支持,企业未提交招聘广告中对高某职位的描述及要求,她能否胜任工作不能仅凭两个项目策划方案判断。

  “在庭上,我们是秉持公平公正的仲裁员,在庭前庭后,我们可以用女性优势,体谅女职工的难处,急她们之所急,想她们之所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她们维权的成本和难度。”张琪说,她们实行调解程序前置,仲裁员为每起争议都事先设计调解线路图,在庭审前、中、后的每个环节均不忽视调解,力争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刘女士的领导一开始拒绝调解,态度恶劣,庭审结束后,仲裁员再次与公司协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公司同意调解并当庭支付全部款项,双方握手言和,刘女士返回原岗位继续工作。

  当然,并不是女职工所有的申请都会满足,李女士要求支付生育津贴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得到支持,但因其“报销后的生育津贴高于其产假期间工资标准”,要求支付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差额的请求被驳回。

  周思思告诉记者,“裁决秉公心,女工权益争议审理难,不仅难在女工权益保障,也难在‘一碗水端平’。客观上说,有时候用人单位也有一定难处。”但无论怎么样,裁决都不能被感情因素影响,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维护当事双方的合法权益。

  为了让更多企业和女职工了解相关法律,女工庭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案例讲堂,与辖区街道联合举办培训活动,向参会企业和女职工宣讲权益保护相关知识。“流动仲裁庭”在辖区街道公开审理“三期”女职工诉争案件,由街道组织劳动者与企业旁听,庭审结束后,主持庭审的仲裁员还会现场给企业和职工答疑解惑,向企业提供实用建议。

责任编辑:王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