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国际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模式的新特点

丰子义 张梧
2020-06-08 14:32:37  来源:北京日报

  日韩的文化立国战略

  近年来,在我国经常能够看到“哈日”“哈韩”之类的文化现象,这体现了日韩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日韩两国的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日韩两国实施“文化立国”战略的体现。日韩两国均将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走出去、扩大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日本在二战中的溃败宣告了其军事立国的破产,转而走向“科技立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此提振日本的经济复兴。为了扭转国际社会对日本仅是“经济动物”的偏见,改变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失衡的现象,日本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继日本之后,韩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政府在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的同时将文化产业列为韩国支柱产业,甚至在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纵观日韩两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两国不仅大力发展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娱乐产业,而且都借助于娱乐产业而不断扩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使文化产业成为两国的文化名片而风靡世界。

  新加坡的文化整合战略

  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新加坡凭借着文化整合而独树一帜。“亚洲价值观”的构建与落地,便是新加坡文化整合战略的成功典范。为了应对西方价值观对新加坡社会的冲击,新加坡领导人便在1991年正式提出“亚洲价值观”,主要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的“亚洲价值观”是以东亚儒家思想为主体、吸纳西方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亚洲价值观”的文化整合之所以有效,首先是依靠新加坡执政党的大力推动。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诸如组屋计划等方式提升社会福利,既展现了新加坡政治精英主义和“好人政府”的合理性,又体现了“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的价值观,从而使“亚洲价值观”具有较高公信力而赢得人民的认同。

  综观上述各国文化发展战略,可以发现:一方面,各国文化发展战略都具有一个共性,即一个国家文化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即对文化发展的总体把握和全局思考。没有顶层设计,也就没有对文化发展的主动引领,也就没有文化发展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各国文化发展战略又具有显著的个性。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必须考虑各国的文化需求乃至社会发展现实,文化传统、社会诉求、问题意识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我们固然可以借鉴吸收他国的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现成的文化发展模式,而是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制定出符合我国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