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花园”:北京的胡同美学-中工旅行-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旅行

人文

“墙根儿花园”:北京的胡同美学

2020-10-21 14:45:11 来源:北京晚报

  编者按

  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已开展四年时间,老百姓欣喜地发现胡同里绿荫多了,声声鸟鸣又响起来了,仿佛回到了当年静美舒适的状态。北京街区不断更新,环境更宜居、生活更便利……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疏解整治促提升——咱家门前新变化”,与市民一起感受身边的美好。

  

  文华胡同回归静美。

  低头可见花草繁茂,抬头可见瓜果飘香。家住东四六条社区铁营南巷的居民推开门,眼前不再是堆满杂物的煤棚子,而是绿意盎然的花池子。胡同一天天美起来的同时,他们发现街坊邻里的关系也变得日渐融洽。

  在史家胡同,84岁的宗秀英老人精心打理着门口的“墙根儿花园”。旧物改造而成的盆栽与充满艺术气息的木格栅相映成趣,营造出独特的生活美学。

  为了让胡同静美下来,东西城根据各个胡同的特点,一胡同一政策,不断调整规范,为居民留住乡愁与记忆,带去温暖和幸福。

  

  宗秀英老人家门口的“墙根儿花园”。

  清

  拆违建关门店摆花箱

  “在过去,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个小煤棚,后来不烧煤了,就拿来堆破烂儿,结果弄得乱糟糟,别说种花养草了,连走路都难。”回忆起胡同的旧貌,老居民连连摆手,“好在后来街道开展环境整治,拆除私搭乱建,把空间给腾了出来,又组织周末卫生大扫除,清理堆物堆料,还帮着砌上花池子,摆好花箱子,这才换了新模样。”

  对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文昌社区来说,胡同的改造提升同样要从清理开始。“李大钊故居所在的文华胡同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但曾经道路坑洼,胡同西口的闹市口中街更是存在商贩随意占道的情况,既影响环境整洁,又容易造成拥堵,因此成为整治的切入点。”金融街街道四级调研员、文华胡同街巷长朱秀芝谈到,通过关停周边违法经营的“七小”门店,街道还原胡同肌理,为胡同美化打下基础。

  “停车原来也是个大问题,文华胡同宽度只有三米左右,停一辆车就可能把路给堵了,道路狭窄还容易出现剐蹭,居民出行也不安全。”文昌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宁介绍,2018年社区实行居民停车自治,文华胡同一律禁停,文昌胡同则由双向行驶改为单向行驶,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车位,“文华胡同重新安静下来,老人可以在门口晒晒太阳,孩子也能放心玩耍。”

  朱秀芝告诉记者,去年街道又以西城区打造“红色三公里”为契机,进一步整理临街建筑外立面、增设公共文体设施、布置文化景观、推进“留白增绿”,对文华胡同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努力打造一条兼顾红色文化、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的示范胡同。

  “今年8月初,文昌社区在闹市口中街、文昌胡同和文华胡同正式推行‘垃圾不落地’。”朱秀芝说,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半到8点半,保洁人员会挨家挨户收取垃圾,逐步实现平房区撤桶目标,更好地推进胡同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高,都很自觉地做到‘垃圾不落地’,胡同里不再有垃圾产生的异味,变得更加宜居。”

  

  东四六条社区花草瓜果环绕的居民议事厅。

  种

  家门口爬满了葫芦藤

  经过一系列清理整治,文华胡同回归安宁洁净,而美化工程也在陆续跟进。

  “街道城建科给居民发了一部分花籽,有的居民又种了点小辣椒,胡同两边花箱里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朱秀芝告诉记者,居民建立了社区绿化管理志愿者队伍,主动对花箱进行认养,负责日常维护,“现在胡同一步一景,大家心情也敞亮多了。”

  在东四六条社区,到胡同里种花养草也成了不少居民的爱好。“2017年4月刚成立‘花友汇’那会儿还没多少人参加,现在仅仅是我们一个社区就有一百多人。”作为六条社区花友汇会长,李健见证着这些年来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前期的关键在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喜欢什么就种什么,只要先绿起来就行,哪怕种点萝卜、韭菜也是好的,找到成就感很重要。”

  李健坦言,胡同里空间有限,种花养草也都是在边边角角的地方,因此特别适合“占天不占地”的葫芦、葡萄、南瓜、丝瓜等爬藤植物。“您看我这巴掌大点儿的花池子,一年能结上百个葫芦呢!”在李健的家门口,大大小小的葫芦挂满藤架,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分外鲜亮,“今儿早上巷子那边还掉下来个刚长熟的大南瓜,绝对纯天然,好看还好吃。”

  去年12月,六条社区首届胡同丰收节在东四六条43号的东四街道花友汇创意空间举行,居民们带着自己种的瓜果欢聚一堂,社区社会组织代表也一起过来包饺子。“跟过年一样热闹,‘花友汇’成了一个纽带和平台,大家分享交流经验心得,顺便也聊聊社会组织的工作。”

  随着李健,记者来到胡同里的一处棚架下,只见金银花的枝叶像流苏一样自然垂下,黄澄澄的大南瓜高高挂在棚顶。“大家种起花草瓜果以后,不光让胡同更漂亮,也让邻里更融洽。”棚架背景墙上,左边写着“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科学护绿”,右边写着“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李健笑着说,“这里就是开放式的居民议事厅,相比起坐在屋里而言,身处这样的环境里议事更有氛围,大家聊得也更畅快。”

  前不久,植物诊所在东四街道花友汇创意空间挂牌成立。“每周二、周六,都会在这里开设植物健康讲堂,花友们可以带着绿植过来,找市园林局、区园林局的专家现场问诊。”李健告诉记者,专业力量的加入让胡同美化有了更加强大的后盾,“大家把自家的花草瓜果养好,其实就是在为整个环境做贡献。”

  

  李健家门口的葫芦。

  护

  改造老物件焕发新生命

  胡同里有了花草瓜果,如何才能让居民愿意一直维护打理下去?在史家社区,类似的“胡同微花园”已经有着相对成熟的经验。

  “这里的‘微’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花园规模都不大,追求的是‘小而美’‘小而精’;另一个是强调微更新,希望发动居民参与社区营造,取得渐进式的效果。”作为“微花园”概念的提出者,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谈到,从2015年开始,她便带领团队成员做了大量调研。

  “我们发现,居民会用泡沫箱、电饭煲内胆等做花盆,于是就在工作坊中带着大家一起去做旧物改造,用这些来装点他们的花园。”侯晓蕾总结经验说,这样的方式既有低成本、低造价的特点,又符合居民的生活经验和胡同的空间特征,因此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在侯晓蕾看来,挖掘居民需求、发动居民参与改造身边环境的过程恰恰是一场生活美学再造。

  家住史家胡同54号院的宗秀英老人,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和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她家门口的小园子被打造成颇具特色的“墙根儿花园”,而其中的花盆便多半取材于家里闲置的废弃瓶罐,“经过他们的设计改造,这些东西都重新活起来了,既不用多花钱,还有生活气息,维护打理起来也不费力。”

  作为朝阳门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幸为居民们的热情所感动。“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完全是从景观营造的角度去做,而是强调社区营造,不仅给居民传递专业设计知识,更重视培育公众参与理念。居民有了认同感以后,就会自发产生维护的意识,也会在无形中感染带动更多人加入。”

  最近,《北京老城区史家胡同微花园系列2015-2019》荣获2020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IFLA AAPME)社区景观更新与公共健康类别卓越奖,这让侯晓蕾倍感欣慰,“我们一直在提的口号就是‘处处都有微花园’,微花园虽然小,但可以是很多个点,居民实现自主营造以后,就会是小而广的,逐渐形成一个绿色网络,在胡同里打造绿色生态,从而让居民从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北京晚报记者 宗媛媛 文并摄

编辑:韩瑞敏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五一”假期

    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和商场等场所的人流将会有所增长,五一外出旅游时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松懈。

  • 跟随冬天的脚步 去赏雪“打卡”

    2019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似乎更早,北京已经迎来了两场降雪,我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童话般的冰雪世界。"赏雪游"成为了人们出行的热点。

  • “野蛮导游”缘何屡禁不止

    日前,“野蛮导游”又现厦门鼓浪屿。据媒体报道,因为购物问题引发纠纷,一名导游竟然威胁游客“让你走不出岛”。现场视频曝光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已经迅速介入,对涉事导游依法进行了立案调查。

 

热点推荐

  • 瞰大凉山美丽田园风光

    这是9月2日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村拍摄的梯田(无人机照片)。 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村,超过2000亩水稻长势良好,层层梯田有序排列,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 河北抚宁:风光旖旎洋河畔

    8月31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抚宁区洋河湿地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在实施生态优先战略过程中,持续推进流经城区的洋河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治理,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 北京:老百姓家门口的绿地公园

    8月28日,市民在位于西城区的西海湿地公园休闲。 近年来,北京因地制宜地开展公园绿地建设,扩大城市的绿色空间,在北京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城区,通过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改善了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一座古城的非遗夜经济

  • 优势栏目

    人文旅游大放光彩

  • 优势栏目

    多业融合做活“旅游+”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