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合作>>正文
袁清:“人文化+”和“互联网+”相得益彰
//www.workercn.cn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不可否认,快速发展的网络建设掺杂着一些道德失范,诚信危机。企业的“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中诚信与否,决定了内容的真与假,行为后果的善与恶,关系环境的虚与实。网络更是对人伦关系,人际关系的一种考量,试想网络一旦脱去了面子的温情面纱,脱离了外在对主体身份的约束,人们的内在本真就容易还原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和“人文化+”是当下企业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今天的微信、微博、脸谱等“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生活”,它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创建了一个生活体系,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认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本身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出发点,企业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所做的“生意”,则是在“生活”的逻辑下传递企业人文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从以上“生活”大于“生意”新经营哲学看来,“人文化+”是一个文化的系统工程,是集企业的思维、信念、价值和知识构成的一个理念和行动体系,是依托人文化要素、知识资产,使企业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在笔者看来,不论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何,其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公关能力、文化能力、整合能力归根到底都是“人文化”的能力。正是由于“人文化”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的特点,才使得人文化这一轻资产运营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以小博大、杠杆他人的资产。

    企业“人文化+”是集“人文化战略”、“人文化品牌”和“人文化营销”构成。坦率地说,企业“人文化+”,虽属于“非主流经济因素”,或也不是企业存续的必要条件,它比起企业的其它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等战略属于“轻资产”这一特性。

    在面对当下经济“产能过剩”、“消费者习惯性的怀疑”和“价值观战略王道”的“新常态”下,它能够快速确立企业个性,帮助企业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和淬炼企业精神,凝聚员工的力量,引领道德经营风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迅速能与社会和消费者形成价值共振,从而在市场经济利润优先的前提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法国人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写道,“任何消费文化都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消费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内置在人类天然性需求之中”。笔者认为“天然性需求”就是消费者所渴望的商家“忠于自我”的真实、人文的行为。爱默生说过,真实是我们的元素,“提供真实”是当下营销的人文利器。

    商业中客户一般不会接触到公司的文化、愿景、价值观等,而经理人和终端“忠于自我”的“提供真实”所展露给消费者的美学、体验、人文的印象,构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受。

1 2 3 4 5 共5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