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合作>>正文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陆先高:报网融合断想
2014-03-12 11:47:13来源: 光明网

  去年入冬始,报业领域因收购、停刊以及业界人士逃离等,寒意渐浓。报网融合问题从口号提出、战略选择,迫近到战术和技术层面。全媒体概念喊了几年,至今内涵和外延均不清晰。报纸网站、手机报、法人微博、微信公共平台、APP、二维码,差不多构成了报网融合的基本配置,却一直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报网融合的压力和动力,显然来自纸媒传播力的式微,表现为读者的流失。人们已经习惯于从手机上接受最新的资讯,节奏以分钟计,使得日报的新闻传播功能变得无意义、无价值。原有的内容采编——发行——广告模式全方位势弱。即便是理论上尚能自控的内容采编领域,也因无版权保护,影响了原创内容的积极性,这势必消解报纸的核心价值。

  由此,报网融合的目标就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渠道,增强报纸内容的传播力,保持报纸品牌的影响力。内容为王、拿来主义、技术解决、工具选择等,构成报网融合的主基调。

  互联网进入中国,发展标识就是几家商业门户网站的壮大过程,而商业门户主要依靠聚集新闻资讯吸引眼球,凝聚人气,至今仍保持媒体属性。而媒体所办网站一出生,就面临资金、技术门槛,连赖以看家的内容优势,也因无健全的版权保护体系发不上力。从冲浪式阅读,到检索式,再到推送式阅读时代,报纸所办新闻网站,无论投入、技术、产品、市场,处处受掣肘,步步慢半拍。尤其因为内容生产领域的生态恶化,各网站同质化严重,形不成特色,难以承担传承品牌和媒体影响力的重任。

  短彩手机报曾有过辉煌,也是至今为止移动媒体领域唯一形成过完整产业链的产品,但很快衰落,一因运营商完全掌控,重点推送自家产品,入网报纸看不到发展空间;二因形式过于简陋,信息量和表现形态不够丰富,用户体验差;三因内容的大众媒体属性与手机阅读的个性化需求不匹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新换代在所难免。

  微博、微信以及APP迅速成为手机阅读的主流,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报纸蜂拥而入,意图凭借原创优势,弯道超车,但天下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粉丝量倒是上去了,可收益在哪儿?人家新浪金蝉脱壳,转让微博平台股权获益,媒体官方微博很像是当了一回托儿,给人家站台而已。移动媒体产品没有形成收费阅读概念,基本谁收费谁死。这不单是中国特色,国际亦然。《The daily》与光明网的光明云媒差不多时间上市,早已关张,而光明云媒策划出在汽车导航仪、有线电视机顶盒、可视电话屏中的预装,勉强维持。

  去年开始,二维码成为报网融合热点。的确,二维码本身不存在技术和投入问题,简易运用,串联起报纸和互联网,同时具备全媒体传播、手机阅读的概念。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因为二维码在报网融合中不再是一款独立的新媒体产品,而是报纸版面元素的延伸扩展,是技术解决方案,完全符合报人“报纸为体、技术为用”的价值取向。只是仍没有解决传播力问题。悖论是,读者真的有兴致拿着手机对着报纸扫来扫去,花费不少流量,就为了看几条已见报新闻的延伸阅读?还有,不能形成产品的几个网页专题,如何想象其能成为报网融合的产业链,如何形成持续发展能力?

  陆先高,光明日报副秘书长、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MPA。在光明日报工作31年,从事过版面编辑、文艺理论编辑、企业管理、广告经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授课教师,受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传媒系讲授新媒体。(作者:陆先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