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文教

中非科技合作的新重点

刘星喜
2020-07-09 09:38:42  来源:光明日报

  构建多平台合作为中非科技发展护航

  非洲的国际/国别科技组织按照层次,可分为在非洲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全洲或次区域国际科技组织和各国的国家科技组织。针对在非洲的全球性国际科技组织,由于其与非洲有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合作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对非科技合作经验,可以选送科技人员尽量融入国际科技组织,借助其经验和操作模式,提升双方的科技合作水平和影响力。针对全洲或次区域国际科技组织其科技体系不够完善,可协助其制定科技发展政策,规划资助领域,以及实施项目监管。针对各国的国家科技组织,可聚焦各国的核心科技需求,开展相关科技项目的示范引领、合作研究以及技术推广。

  我国的科协及其下属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组织,在积极推动中非科技合作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科协及其下属学会可以统筹布局对非科技合作计划、筹措对非科技合作资金、建设对非科技合作基地、监管对非科技合作项目。国内高校在对非科技人才培养与培训,教育援助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如通过中国与非盟教育部门在科技课程设置和科技知识传授方面加强交流,推动非盟科技教材和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帮助非盟进行科技基础教育改革规划;开展对非盟科技培训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与非盟合作投资建设科技实验室和科技馆,开发科技知识宣传等,营造有利于非洲科技知识发展的教育环境;借助非盟教育战略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联合大型企业建立中国与非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实习制和师徒制,实现职业技术人才企业化和市场化。企业单位科研组织可以联合非洲企业和部门通过产品展览会、科技博览会等展示活动,联合举办行业、学术和科技经验的交流研讨会与参观活动,带动非洲科技水平的提升与产业转化效率,不断推动非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对接。中非科技合作的关键是科技人才的支撑。要完善中非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深化科技合作重点领域人才对接,加强培训交流,在项目合作中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建立“中非科技顶尖人才数据库”。

  二是,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业绩导向,改进和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提高我国科技人才服务非洲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创新中非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既选派骨干科技人才赴非开展项目开发,又引进非洲科技人才参与专项合作,扩大科技人才资源。

  三是,要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支持保障,设立人才专项计划,提升中非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与非洲科技合作作为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各国都加大了对非洲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抓住与非洲的科技合作契机将带来新的发展增长点。中非传统友谊深厚,在推动与非洲交流合作中具有天然优势。要进一步加大中非科技合作的经费、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深入非洲、研究非洲、建设非洲。

  四是,要建立评估保障体系,加强中非科技合作评估与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中非科技合作需要以加深互相的沟通与理解,以此为基础方能以我国的科技力量,解决非洲之所需,促进中非科技合作。非洲领土广阔、国家众多、区域间差异大、情况错综复杂,在中非科技合作方面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评估和咨询服务平台,让我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更好地走进非洲,服务非洲,发展非洲。

  (作者:刘星喜,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科技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副教授)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