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首先应提升职业化水平-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首先应提升职业化水平

张成刚
2020-10-19 07:55:4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家政服务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家政服务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连续多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但家政服务行业仍面临供需缺口较大、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企业规模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升级。培育我国家政服务业向规范化方向升级,应从行业规范、就业规范、管理规范三个层面发力,提升家政服务业的职业化水平,推动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行业规范重在构建市场秩序,明确企业、服务人员、消费者责任边界,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家政服务行业应夯实信用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2019年,我国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完整真实的家政服务员和企业信用记录,帮助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员时获得更多信息;通过失信联合惩戒记录,有效约束企业和服务人员行为。同时,家政服务业应出台行业服务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目前,一些地区出台了行业禁入标准,如上海市奉贤区家协出台的上海市家政行业首个“保姆禁业规定”,明确有偷盗、性侵、虐待老人和孩子、心理疾病、犯罪记录等9种情形的人员禁止在奉贤家协所属企业内做保姆。但除了行业禁入规定,也应从行业建设角度入手,构建行业服务标准和技能标准,出台适应市场的行业指导价格区间,推广规范合同文本等。

  就业规范重在关注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家政服务从业者长期面对劳动权益缺乏保障的就业环境,灵活就业或个体工商户身份的家政服务员并未在相关劳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家政服务员参与社会保险意识普遍较弱,也有些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对家政服务员社保缴纳不足。应着力引导家政服务企业按照劳动法律规范保证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依规缴纳社会保险。同时,采取发展家政商业保险等措施,保障家政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管理规范重在构建完整的家政从业者培训体系,改善家政从业者职业面貌。由于从业者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寻找合适的家政服务员。问题背后的本质在于家政服务市场供给质量不足,技能培训缺失。《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中,从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完善社会保险、灵活确定工时等方面,努力降低家政企业运行成本,推动家政企业专业化转型。政府部门也通过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着眼于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通过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家政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家政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等供给侧改革方式,也能够提升家政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化水平,改善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

  在推动行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趋势,支持头部平台企业发挥行业规范作用。在平台企业出现前,行业中大型家政公司数量偏少,无法形成推动行业升级的市场力量。随着平台型新就业形态在家政服务行业涌现,平台企业可以凭借其规模和技术优势,推动行业规范化升级。以天鹅到家平台为例,该平台建立了诚信体系,能够对劳动者进行健康认证、培训认证等19项审核,并将相关信息接入国家“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平台企业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解决服务中的痛点,提升服务质量。

  家政服务行业企业和从业者应将思维理念从“为消费者提供简单的家庭生活用工”转变为“用科学生活的技能帮助客户实现美好生活愿望”,通过科学合理、细致明确的行业、就业、管理规范,打造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升级之路,从长期看将有利于行业从业者权益保障,也有利于契合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