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高质量推进劳动教育的思考-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师范院校高质量推进劳动教育的思考

罗方舟 周蓉荣
2020-08-31 07:16:2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基地,要通过提高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构建好劳动教育体系、优化途径、展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特质,开展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这些为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切实推进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学校要构建劳动育人体系

  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基地,要通过提高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构建好劳动教育体系、优化劳动教育途径、展示劳动教育特色。

  一要重塑劳动价值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高校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取向。

  二要打造劳动教育全流程。通过专题劳动教育、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快乐、体验劳动艰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让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展现;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素养,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三要形成多方参与的劳育格局。劳动教育需要高校主导、家庭支持以及社会共同参与。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出口,应积极对接企业及政府,导入社会资源,整合资源,为学生参与有价值的社会劳动搭建平台,在社会中锻炼劳动能力、培育创造精神、铸成社会担当。

  四要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要系统化、国际化,劳动教育规范、劳动教育制度、劳动教育标准要相互贯通,劳动教育评价、劳动教育考核结果应用要协同一致,因校制宜,完善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教师要营造以身试教氛围

  教人者要先受教。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作为师范院校师者,除了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教育技能外,教师应加强以身试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倡导和践行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其重视劳动教育的源泉。

  教师要作细5篇“文章”。一是做好结合文章。把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理论讲授与生产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二是多元化教学。课堂劳动教学可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情景式教学,实现从知识导向到素养导向的转变。实践劳动教学要组织学生下基层、进车间、到田间地头,实现由学会劳动到热爱劳动的转变。三是打好劳动教育“组合拳”。不仅做到学科教育嵌入、课程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渗入,还要结合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四是大力拓展高校劳动教育场景。树立“科学+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倡导“网络+劳动教育”。全面衔接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导学生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创造性劳动。五是塑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的特长爱好结合起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走心”的劳动教育。设立劳动类社团,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激发创造力,体现自身价值。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主动、生动地发展。

  学生要培养劳育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特别强调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向的青年一代,伴随互联网长大,对劳动的认识与上一代有很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劳动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只是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发生了变化,但人的劳动精神和很多劳动技能仍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

  调查表明,高校学子高度关注劳动教育获得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特质,开展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一要深化课程融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深度融通,在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适时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学会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二要细化劳育评价。要健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公示、审核制度,形成评价结果运用、参考制度,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推优、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三要具化劳育实践。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职业学校资源,创建、联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要通过专业实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自我服务等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普通劳动;引导学生成功在于长期劳动、创造创新,树立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去创造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人民医院)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艾思奇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

    艾思奇很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暮霭沉沉的旧中国盗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火”。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望道一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在践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将一切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 竭忠尽智 执着探索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