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6岁的她又“开学”了 - 教育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今天,66岁的她又“开学”了

来源:新华网
2021-03-01 21:44

  新华全媒+丨今天,66岁的她又“开学”了

  新华社合肥3月1日电(记者戴威、胡锐、林翔)破晓,在一个小时之后。

  村庄静坐,夜凉如水。远处,一个佝偻的身影闯入夜幕。

  她艰难地把轮椅上的少女送上肩头,再缓缓地挪动脚步,一步一步。校车近在咫尺,她得使出全力才能把女孩背上车。而后,瘫坐在车座上喘着粗气,一口一口。

  她叫汪桂月,今年66岁,安徽省铜陵市钟鸣镇人。趴在她背上的女孩婷婷,是她的孙女。

  祖孙俩趁着夜色追赶校车,已有八年。

  “背到我背不动为止”

  3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钟鸣中学初二学生婷婷迎来了新学期。对她的奶奶汪桂月来说,今天也是她“开学”的日子。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汪桂月的人生不再四季分明。

  “每个季节都一样,每天也一样,哪有什么区别。”汪桂月说。

  或许是从八年前开始。那时,身患脑瘫的孙女终于要上小学了。

  每天,从凌晨4点开始。

  生火、煮粥,汪桂月熟练地在灶台边打转。这顿早餐谈不上丰盛,甚至有些简单,一家人倒也吃得香甜。

  另一间屋里,儿媳妇带婷婷做着康复训练,这是对抗肌肉萎缩的最佳方式。腿部训练、手部训练,接着活动脚趾、拉伸膝盖。整套训练耗时一个多小时,这是15岁少女每天必修的“体育课”。

  早上6点左右,接孩子上学的校车会经过汪桂月家附近的停靠点。

  为了赶上仅有的这趟校车,匆匆吃完早饭、整理好书包,祖孙俩就得抓紧出门。

  连接汪桂月家和停靠点的,是一条窄得仅容得下两人并行的乡间小路。汪桂月会用一盏手电驱散黑暗,再推着轮椅,小心地避开路上的石砾,和婷婷一起爬过陡峭的上坡。

  这一里长的小路,足足走了近十分钟。

  当校车渐近,车灯投来橘黄色的光束,汪桂月又要咬紧牙关,奋力将60多斤重的孙女从轮椅里抱上肩头,再一鼓作气地将她背上校车。

  短短的一分多钟,对于身高刚过一米四的汪桂月来说,异常漫长,却不容有失。

  年近七旬的汪桂月,背起孙女,并不轻松。但是,这个家只有她能扛起这份责任。

  汪桂月告诉我们,她的儿子在外打工,一家人都指望他来养活。老宅里只剩下她、老伴和儿媳。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儿媳身体一直不好,“只有我还有一把力气。”

  “你觉得自己还能背多久?”

  “背到我背不动为止。”

  “砸锅卖铁也要救她”

  2006年,伴着一声啼哭,婷婷来到人间。

  望着襁褓中的婴儿,汪桂月满心欢喜。与此同时,她的心头却闪过一丝疑虑,“别的孩子都白白胖胖的,我的孙女怎么生得又瘦又小?”

  三个月后,这个疑问有了一个苦涩的回答。

  汪桂月抱着婷婷去医院接种疫苗,医生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孩子四肢乏力、发育迟缓。而后,她被诊断出患有痉挛性脑瘫。

  汪桂月听不懂那些医学名词,也不会计算治愈概率。她只知道,这个可怜的小娃娃生了很重的病。

  医生告诉她,这种病很难医治,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吃药、做手术、康复训练……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高昂的治疗费用令人生畏又无可奈何。

  坚强的她却不愿向命运低头,“砸锅卖铁也要救孩子!”

  铜陵、武汉、上海……没出过远门的汪桂月和儿子、儿媳四处奔走,只为给孩子在夹缝中找到希望。

  这些年给婷婷看病,一共花了30多万元,对于一家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实在钱不够了,还得出去借钱。”汪桂月说,即使这样,她也没想过放弃。

  直到3岁,婷婷还直不起身子。医生给她打石膏固定,从脚一直打到胸口,这样她就不会总是瘫成一团。

  这种状态整整持续了9个月。回忆起孙女被层层石膏包裹的样子,汪桂月又悄悄抹了把泪。

  也是从3岁起,婷婷开始接受康复训练,每天一个多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家人等待的奇迹终于出现。

  在武汉做完手术后,婷婷原本紧握的手掌,终于打开了。而在上海治疗时,医生说,“孩子还能说话,智力发育也正常,太难得了。”

  手掌打开了,就能握住笔;口中可以发声,就能诵读课文。汪桂月动起了让婷婷读书的念头。

  2013年9月3日。8岁的婷婷仿佛做了场梦,她看见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坐在教室里,奶奶就在她身边,笑盈盈地望着她。

  擦擦眼睛,这不是梦。

  “希望她能做个普通人”

  8年间,婷婷从懵懂的幼童长成落落大方的花季少女。而汪桂月的鬓角却多了几缕白发。

  “她刚上学时才30多斤,背着一点都不费劲。现在长到60多斤,我岁数也大了,背她的时候身上不停冒汗。”汪桂月揉了揉腰。

  前年,汪桂月被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当她再背起婷婷时,腰部就会传来阵阵刺痛。

  “如果有一天,婷婷能考上大学,那时我恐怕也背不动她了。”汪桂月说。

  她说,今年最大的愿望是身体健康,“如果我倒下的话,就没人背小孩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生病、不生灾。就算身体不舒服,咬咬牙也要把她带到学校。”

  其实这些年,“背起”婷婷的,不仅仅是汪桂月日渐佝偻的脊背,还有众人的合力托举。

  小学时,为方便汪桂月照顾孩子,班主任汪丽萍给了她一个“特权”,让她和婷婷做同桌。这样她就可以帮婷婷翻书、拿笔。

  中学时,学校给汪桂月安排了校工岗位。婷婷上课时她就去打扫卫生,课间再返回教室照顾她。如此一来,既能更好地陪伴婷婷,又能挣点收入补贴家用。

  祖孙俩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不少好心人伸出援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我经常跟她说,等以后条件好了,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汪桂月一直念着别人的好,她说如果没有这些温暖和善意,婷婷不会有今天。

  让汪桂月肩头更有力量的,还有孙女的坚韧。

  上学期期末考试,在全年级180名学生中,婷婷的成绩排在60名左右。老师说,如果能保持这个成绩,她就有机会考取重点高中。这意味着,她离自己的大学梦又近了一步。

  “我不指望她出人头地,我就希望她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汪桂月望着孙女,目光温柔。

  她一直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责任编辑:韩瑞敏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